孩子有“分离焦虑”症 家长怎么办?-凯发k8娱乐官网网址多少

凯发k8娱乐凯发k8娱乐官网网址多少官网网址多少首页> 育儿资讯> 早教问题案例> 孩子有“分离焦虑”症 家长怎么办?

报名流程

  • 拨打400电话预约课程/活动
  • 来到玩学中心参观我的教室
  • 进行实地体验开始玩学之旅
  • 专家专业测评选择课程/活动

孩子有“分离焦虑”症 家长怎么办?

2014/12/16 0:00:00来源:黄金教育 分享到:
小编导读:
广州早教中心发现, 不少孩子都喜欢粘着家长,只要家长稍微离开视线范围就大哭。这就是分离焦虑症的一种症状,早教中心认为若处理不当,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感,不利于沟通。那么,我们如何去缓解孩子的“分离焦虑”症呢?

    广州早教中心发现, 不少孩子都喜欢粘着家长,只要家长稍微离开视线范围就大哭。这就是分离焦虑症的一种症状,早教中心认为若处理不当,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感,不利于沟通。那么,我们如何去缓解孩子的“分离焦虑”症呢?
    婴儿期(5~12个月)。5个月大的宝宝会缠着妈妈要奶喝、求陪伴,一离开妈妈便哭闹不停,因为这时的宝宝认为妈妈离开久了等于完全消失,所以在此阶段,妈妈要尽量按时上下班,最好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,如连续出差、晚上经常应酬等。其次,及时回应孩子,让宝宝知道妈妈一直在,没有消失。比如在浴室洗澡,可将宝宝放在门口,他会来来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,直到他确认妈妈一直都在。最后,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沟通,比如玩耍时对孩子微笑、哺乳时眼睛看着他等。
  幼儿期(1~3岁)。这个阶段的孩子依恋父母,会因害怕独处而拒绝睡觉,甚至做恶梦。出现在看不见父母的时候不能把学习和玩耍进行下去,害怕陌生人、不喜欢跟同龄孩子玩等现象。首先,在有事不得不离开时跟孩子说明白“妈妈出去一下,马上就回来”,并且很坚定地边走边说。其次,对孩子害怕的某些人、事、物或情境进行教育,渐进式引导,引起孩子的好奇心,进而敢去接近或做尝试。
    幼儿园时期(3岁以上)。孩子的一般反应为:反抗阶段,嚎陶大哭,又踢又闹;失望阶段,继续哭泣,吵闹减少,不理他人,表情迟钝;超脱阶段,接受外人照料,开始正常活动,但看见母亲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。在此阶段,家长首先要相信和肯定孩子的能力,努力做到“成熟分离”。其次,有意识地和孩子玩捉迷藏游戏,让孩子体会大人消失的感觉,训练其独立能力。再次,分离最好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。在入园前半年就要有计划地逐渐拉长离开时间,让孩子可以慢慢适应,实现自然过渡。


 

"));